■ 首先是雜談
旅行回來到現在也過了快三個月了,在家過了兩週悠閒的日子,然後來到新竹開始新的生活。沒有一股 作氣的結果就是,遊記一拖再拖一直沒有好好地把它完成;開始工作之後也就更懶了,於是都跨了一個年度,才總算搞定。
不同於搭汽車的便捷、或是火車的懷舊風格,單車旅行帶著莫名的熱血,光是移動的過程就充滿挑戰。然而開始萌生單車旅行的契機,是在07年的暑假,被Deray北京到巴黎的單車遊記網站所吸引。那是七月底左右吧!他旅行了三個多月,跨越了中國與哈薩克、正要進入第三個國家:俄羅斯的時候!當時每天晚上都期待看到他上傳新的遊記。有時過了四五天不見更新,還會很擔心他是不是遇到什麼麻煩或不可抗拒的狀況,然而這些疑慮隨著一篇篇更新的遊記上傳之後,也跟著煙消雲散。透過deray的遊記,看到在這個世界某個角落,所發生的一段精彩故事。
其實出發前還蠻擔心自己的腳能不能撐到最後,畢竟膝蓋和腳底的的傷沒有完全好,沒有嘗試過這種長距離的騎乘,能不能撐到終點還是個未知數?出發之前在別的網站上也看過單車環島之後,卻造成手臂損傷或是膝蓋傷害的例子。唯一清楚的是,如果這次不去的話,以後想要有這麼長的時間、自由自在的一個人旅行,機會實在渺茫。決定了之後,一切就豁然開朗,。
總是會有人問:「單車環島不累嗎?」我的回答總是:『累阿!騎車怎麼可能不會累?』累了就休息,休息夠了就繼續前進,只要跨上單車、踏下踏板前進的每一刻,就距離目標更進一步;其實是很單純的,只要想著前進就對了;不去想類似「能不能到達終點?」或是「該怎麼達到終點?」的問題,重點只是在想要『完成這趟旅程』而已,當然享受的過程遠比達成時還要雀躍。
然而每當遇到上坡、逆風,騎到快騎不動的時候,總是會捫心自問『幹嘛沒事這樣虐待自己?』嘴裡也會不由自主吐出各種問候的話(比方說How do you do之類的)。上坡之後通常都會有下坡,然而逆風之後不見得會有順風,有時候抱著期待的心情卻落空,有時後卻又出現意外的驚喜,親身體驗過之後才真正明白單車旅行的魅力。
■ 再來是經驗分享
既然是單車旅行,相對的會消耗掉很多體力,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出發前最好練一下體力、或是習慣一下長時間騎單車的感覺;不過我倒是覺得還好,身體會在旅行的過程當中慢慢適應這種循環,相對的體力也會慢慢的練起來,重點還是在休息的時間點和次數,畢竟不可能一直騎車不休息。我通常是騎15~20km或是60~90分鐘休息一次,休息到身體覺得ok、可以繼續上路之後再出發。
早睡早起幾乎是單車旅行的鐵則了!利用日照的時間移動,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安全的。不過車頭尾燈和反光片還是得準備著,如果有必要夜騎時還是需要用到這些。
上管鞍包是個好東西,相機和錢包之類的塞在裡面,想拿出來用也相對的方便許多,附有喇叭的小型mp3也可以直接放在網帶裡播放音樂。
因應下雨的防水工事,很多人會去買專用的防水包或者防水雨套,但其實準備幾個稍厚的大塑膠袋(垃圾袋亦可)就很好用了!不過記得要挑選顏色鮮艷一點的,畢竟下雨天視線不良,醒目的顏色會比較安全一點。另外,由於單車安全帽通常開孔較多,下雨天可以在外面套一層浴帽;輕便雨衣除了下雨天穿之外,也稍微有點防風保暖的功能,傍晚氣溫驟降時,就算雨停了也不要脫掉比較好。
飲食是我最不擔心的部份,在台灣島內旅行到哪都有便利商店,補給完全不成問題,不用擔心會餓死。有的便利商店甚至還備有簡易的單車維修工具,實在很貼心。
出發前就有做路線規劃,所以休息和住宿的地點大都已經確定好了,只是除了住親戚朋友家之外的地方,找旅館就得稍微碰碰運氣。我喜歡旅館附近走幾步路就有東西可以吃,這樣就不需要為了覓食又騎車到較遠的地方,省下多餘移動的時間和體力,也比較有時間整理行李和寫遊記摘要。
■ 總而言之....
「有些事情現在不做,以後就不會做了。」電影『練習曲』裡的這段話,相信也是讓許多人能鼓起勇氣,踏上冒險旅程的原因之一。然而我更喜歡劇中一位幫主角換車胎的單車大叔的話:「單車旅行的過程中,往往能看到這世界最好、以及最壞的一面。」在旅行的過程當中,眼見所及的每一刻的確都是最深刻的感受。
總之,放手去追求夢想吧!享受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的一切,不論是快樂或是痛苦、順勢或是逆境,抵達終點之後,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